抱歉,您的浏览器无法访问本站
本页面需要浏览器支持(启用)JavaScript
了解详情 >

1 emmc和nand

eMMC 和 Nand 是嵌入式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两种存储介质。

eMMC 一般是 BGA 封装,pin 脚在芯片底部,Nand Flash 一般是 TSOP 封装,芯片 pin 脚在芯片左右两边,所以从一般从芯片 pin 脚上就可以区分它们。

image-20241221150953909

参考来源:eMMC vs Nand_正点原子emmc和nand的区别-CSDN博客

eMMC颗粒的PIN脚主要分为三组:电源引脚、控制信号引脚、数据信号引脚。

Pin Name Type 描述
DAT0-DAT7 I/O 数据传输的双向数据通道
CMD I/O 设备初始化和命令传输的双向命令通道
CLK Input 时钟输入
RST_N Input 硬件复位
VCC Power 电源电压
VCCQ Power 存储器控制器和MMC接口的电源电压
VDDI Power 内部电源节点,将电容器接地
VSS Power 闪存的接地脚
VSSQ Power 内存控制器和EMMC接口的接地脚
DS Output 数据选通
NC - 未连接
RFU - 预备为将来使用

2 器件布局:

为了兼容两个器件,一般都会在布局的时候,将两个器件联合到一块。因为两个器件封装类型不一样,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器件选型自由焊接。注意根据飞线情况调整位置。

电容摆放采取就进原则,小电容首先需要靠近在引脚位置,大电容就可以离得远一点。然后其他电阻也需要摆放在周边。

有特殊要求摆放的需要摆放在特殊位置,比如在原理图有标注的:则需要按要求摆放。

image-20241221151127883

预布局先暂时靠近摆放,等到布线的时候再调整

  • EMMC存储器应靠近主控摆放,不宜太远
  • 去耦电容均靠近EMMC芯片管脚摆放,均匀分配即可

3 器件布线

3.1 扇出打孔

  • 短线直接相连,长线打孔,电源线打孔。注意打孔不要一字连起来,会割裂

nand扇出:

image-20250312215130970

emmc扇出打孔:

image-20250312222357167

3.2 布线要求

  • 特性阻抗:单端50欧,没有差分信号;

  • EMMC与主控芯片之间的走线长度小于2000mil;

  • 内部走不出来的信号可以从NC PAD走,不能从RFU PAD上走线;

  • D0~D7 数据信号尽量同组同层,使用过孔的数量尽量相同;

  • 信号线的间距满足3W原则, CLK信号单独包地处理,地线每隔200mil打一个地过孔;

  • 所有信号线都不得跨分割,且有完整参考平面,换层时,改变了参考层,要注意考虑增加回流地过孔或退藕电容;

  • VCC/VCCQ 线宽不小于 12mil,或直接使用敷铜代替电源走线;

3.3 等长要求

等长布线要求:

  • D0~D7、CMD相对于CLK做等长,误差控制±50mil;

  • 兼容FLASH存储器,布线时注意下布线的拓扑结构。

评论